请输入关键字
微信
微博
观众留言
友情链接
EN
“晋界”讲坛第四期第三讲:楚材晋用抑或晋材楚用?——从青铜器看晋楚之间的文化交流
“晋界”讲坛第四期第三讲:楚材晋用抑或晋材楚用?——从青铜器看晋楚之间的文化交流

  在戊戌年大年初十,公历2月25日,山西博物院“晋界”讲坛第四期“晋楚春秋”主题第三讲在山西博物院会议中心开讲。来自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的张昌平教授为公众做了“楚材晋用抑或晋材楚用?——从青铜器看晋楚之间的文化交流”讲座。

  在“争锋——晋楚文明特展”展厅展出的660余件文物中,青铜器的数量占据了绝对的比重。在器物类型上,涵盖了贵族礼仪、生活、军事等。青铜器作为古代政治、生活、艺术、科技的见证,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信息。张昌平教授是青铜器研究专家,以青铜器为晋楚两国青铜器的发现,为观众深入解读了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。

  楚晋相争,曾经是春秋时期大国争霸的一个重头戏。不过,战争与冲突毕竟不是社会生活的主旋律。相反,文化的交流交往,才是早期中华文明各区域之间的常态。楚才晋用,正是这种区域文化交流的一个侧面的反映。其实,不只是春秋时期、不只是人才之间,楚晋之间,文化交流发生在更长的历史时期,发生在更广的社会范畴。1993年晋侯墓地M64出土了一套8件楚公逆编钟,M64墓主一般认为是晋穆侯(邦父)。晋侯的墓中下葬了楚公编钟,这是我们迄今所见最早明确的楚晋文化交流。实际上,楚公逆编钟只是众多楚晋文化交流的一个片段。东周列国政治上的分裂,却从来不曾中断过文化上的交流。这些交流,正是社会价值认同的直接结果。秦最终统一六国,与其说是军事上的结果,不如说是基于早期中华文明这样文化价值上的认同感。

  讲座以晋楚两国历史背景和考古背景为铺垫,向观众详细介绍了晋国发现的楚器和楚国发现的晋器,进而从文化因素互动的视角为两种文化的交流进行解读,发人深思。

  在3月11日,也就是“争锋——晋楚文明特展”展出的最后一天,“晋界”讲坛将邀请到学术界泰斗级学者、北京大学李零教授“说晋楚争霸”,敬请期待。



(供稿:教育部)